聚焦高质量发展 专家解读城乡建设如何实现绿色转型-尊龙凯时人生就搏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官网
  1. 尊龙凯时人生就搏

      行业新闻
      你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新闻

      聚焦高质量发展 专家解读城乡建设如何实现绿色转型

      来源:      2021-11-04 09:22:36      点击 :


              11月2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解读新闻通气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指出,该《意见》非常全面系统地从区域、城市 、社区、乡村、绿色建筑 ,将对全空间层次多要素地对中国城乡绿色发展,会起到非常重要积极的促进作用。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意见》指出,城乡建设是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住房水平显著提高,同时仍存在整体性缺乏、系统性不足、宜居性不高、包容性不够等问题 ,大量建设、大量消耗 、大量排放的建设方式尚未根本扭转 。

        《意见》提出,到2025年,城乡建设绿色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建设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碳减排扎实推进,城市整体性 、系统性、生长性增强 ,“城市病”问题缓解,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改善,城乡发展质量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明显提升,综合治理能力显著提高,绿色生活方式普遍推广。

        到2035年,城乡建设全面实现绿色发展,碳减排水平快速提升,城市和乡村品质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更加美好,城乡建设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

        关注1:“城乡一体”且“各美其美”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解读称,《意见》将“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作为重要内容,抓住了乡村是绿色发展的生态基底、是消除和平衡城市碳足迹、碳排放的生态屏障的关键 。

        而推动“城乡一体”则是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需要统筹好的方面之一。

        周岚指出,要协调城乡,推动“城乡一体”并“各美其美”。“目前中国的城镇化仍在推进,城乡人口分布将继续变化。为防止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浪费,《意见》要求统筹县城 、中心镇和乡村发展格局 ,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联动发展。”

        此外 ,《意见》要求保护塑造乡村风貌,防止采用城市的手法规划建设乡村、破坏乡土味道,旨在推动形成城乡有别、城乡互补 、各美其美的人居环境。

        周岚表示 ,在执行中,要系统谋划,让乡村治理与机制完善同步推进。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意见》明确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建立乡村环境评价机制 ,把人民群众对于乡村建设的满意度放到重要地位 ,要求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

        同时,《意见》重视规划、建设、管理的机制建设,鼓励地方通过创新探索补上乡村规划建设管理的制度短板。

        “尊龙凯时人生就搏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 ,不断探索创新 ,奋力谱写乡村绿色发展的新篇章,努力绘就新时代‘各美其美 、美美与共’的‘富春山居图’ 。”周岚说。

        关注2 :绿色发展应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

        广州市政协副主席 、党组成员 、广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彭高峰指出,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人口基数大,资源消耗总量多  ,如果不改变过去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建设方式,绿色发展很可能成为新的“卡脖子”问题。

        因此,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由之路 。

        他指出,在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进程中,应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 ,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

        “《意见》站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高度 ,围绕统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进行了系统部署和制度化安排,主要包括三大方面:一方面,围绕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目标 ,加强顶层设计 ,要求编制相关规划 ,建立规划、建设 、管理三大环节的统筹机制。

        另一方面 ,明确了三大方面的统筹和一个系统推进 ,就是统筹城市布局 、统筹地上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和统筹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系统推进重大工程项目。

        此外,提出了创新机制和完善制度方面的要求,包括创新城乡建设管控和引导机制,完善城乡规划 、建设、管理制度 。”

           彭高峰表示 ,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核心就是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提高规划的科学性 ,确保一张蓝图实施不走样 、不变形。

        “以往的规划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不够,对安全底线的敬畏不足 。但在绿色发展背景下 ,生态和安全必须成为规划的前提。只有读懂了生态、安全以及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规律,才能更好地将城市作为一个有机生命体进行科学管理和布局 。”彭高峰说。

        关注3:城市体检助力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市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王凯解读表示,城乡建设绿色发展需要提升整体性 ,促进城乡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 、城市与区域之间的协调;同时,应提升系统性 ,统筹生态、生产和生活空间,统筹资源的配置 ,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体系化水平。

        此外 ,还应提升包容性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人和谐共进的关系的形成,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 ,补齐城市在生态环境 、公共服务方面的短板。

        “归根结底,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要回应三个基本的需求 :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的安全永续、支撑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王凯说。

        王凯指出 ,近年来城市体检工作则是助力建设没有“城市病”的城市。他表示 ,“城市病”是各界都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 ,城市病的病症包括多个方面,比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不高、城市基础设施等问题。

        “客观地讲,‘城市病’就是说传统的城市发展当中 ,承载人口过多 、基础设施不堪负担、交通拥堵及污染等都是传统意义上的‘老城市病’。”王凯说。

        他表示,近年来“新城市病”开始涌现 。

        王凯举例称,比如以郑州大雨为例的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以新冠疫情为例的公共卫生领域问题,这些都是城市发展中面临的新的挑战 。

        而针对这样的“新城市病” ,王凯表示,我国推行的城市体检工作便是针对此的举措 。其中包含生态宜居、健康舒适 、安全韧性、交通便捷、风貌特色、整洁有序、多元包容、创新活力等8方面65项指标 。

        “在我看来,城市体检和‘城市病’的关系,是通过一个系统性对城市发展中建设运营的规划管理方面的一些具体的难点和痛点,在指标层面做一个衡量,在对‘城市病’‘开药方’ 。”王凯表示,只有这样“对症下药”才能对“城市病”的治理和城市的发展健康有序起到积极的作用。

      摘自 《新京报》 2021.11.02

      1. XML地图